首页

南京女s紫萱

时间:2025-05-27 13:40:04 作者:与中国合作再添英文新刊 施普林格·自然与复旦大学将推出《科学与智能》 浏览量:26808

 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国际知名科研出版机构施普林格·自然(Springer Nature)与复旦大学5月26日举行新刊发布仪式,双方强强联合,将于2026年初正式出版综合类国际期刊《科学与智能》(英文)(Science and AI)。

  这标志着施普林格·自然在与中国伙伴合作创办200多本英文学术期刊基础上,将再添一本关于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期刊。

《科学与智能》(英文)(Science and AI)期刊将于2026年初正式出版。施普林格·自然 供图

  《科学与智能》将聚焦人工智能(AI)在多学科领域的应用,展现人工智能和科学的完美双向奔赴:“AI for Science”是以AI助力应对复杂挑战,解决具体科学问题;“Science for AI”则利用科学数据驱动AI技术发展,连接世界,服务行业,打造未来。

  新刊《科学与智能》将发表处于人工智能与科学发现交叉地带的高质量原创论文,覆盖一系列范围广泛的话题,包括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、神经与脑科学、材料科学与化学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、生态与地球科学、大气与环境、量子计算与模拟、空间与天体物理等领域的应用。

  该刊采用开放获取(OA)出版方式,文章一经出版即可供所有人免费阅读和获取,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广泛传播和应用,提升研究的科学和社会影响力。

  《科学与智能》主编由诺贝尔奖获得者、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Michael Levitt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教授联合担任。同时,高度国际化的编辑及编委会团队正在积极组建之中,将覆盖生物学与医学、化学、材料科学、计算机科学等广泛领域。

  施普林格·自然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(Arnout Jacobs)表示,人工智能正在使科研方式发生变革,并有可能继续加快科学发现的步伐。施普林格·自然在通过90多种人工智能举措提升出版效率的同时,此次携手复旦大学推出新刊,将传播人工智能在不同科研领域的最新应用,助力科学进步。

  据悉,作为中国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的首要合作伙伴,施普林格·自然目前已与中国的大学、科研机构和学会合作创办200多本英文学术期刊,覆盖各主要学科领域,其中约45%为开放获取期刊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最高检:2024年前三季度公诉危险驾驶案件21.2万人

29日上午,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、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上海长征医院终身教授廖万清走进梅州中学,与在校学生座谈交流,点亮学子科学梦。当天,丘成桐为梅州中学梁伯聪雕像揭幕。

国内油价调价窗口6日开启,搁浅还是小幅上涨?

“你别看我们开机器的都是年轻小伙子,但是他们维修经验都很丰富。我们现在要高标准全方位检修和保养农机具,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做好准备。”大田智慧农社机修组长范鹏说,目前大田智慧农社正在对100余台(套)各类农机具进行全面检修,为春耕生产奠定坚实基础。

广西柳城华侨农场美食节吸引游客“打卡”

“总书记指出,‘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。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。”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明说,要深化经济体制、科技体制等改革,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,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,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。

香港漫游记:“五一节”看“海上烟火”品自助大餐

北京3月21日电(马帅莎 曹译 张艳)北京时间2024年3月21日13时27分,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/远征三号上面级,成功将云海二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,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,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。该卫星主要用于大气环境要素探测、空间环境监测、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领域。

国际最新研究称,南美洲高温、干旱和火灾风险不断上升

“我的偶像是著名作家、翻译家杨绛先生,闲暇时我经常阅读她的文章和译著。我最喜欢她曾说过的一句话:‘走好选择的路,别选择好走的路,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’。”陈颖心说,杨绛先生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和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,令其十分钦佩,是她学习的榜样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